
发布日期:2025-08-21 22:05 点击次数:118
《庄子·则阳》中写道:
“丘山积卑而为高,江河合水而为大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,一座山丘因为积聚小的土块才能成就其高,江河因为汇聚细小的河流才能成就其大。
一个人的优秀也好,自身的强大也罢,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,而是在后天中依靠慢慢的积累沉淀,才终究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。
在现实生活中,他们懂得在每一件事上的修行与历练,真正依靠自身的点滴进步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自己。
具体来说,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,往往会有这三个特征,遇到要深交。
1 事成前,绝不对外乱说
心理学中有一个“预先满足效应”的说法:
当我们将还没有完成的事情提前说出去,收获别人的赞誉时,内心就会产生虚幻的成就感。
当自己说得越多,越只会把精力停留在嘴上,最后真正的事情却不了了之。
说个真实的故事。
小李本科毕业后考研失败,于是决定二战。
这一次他提前在同学群、亲友群里宣告:
“今年一定考上985名校,势在必得。”
很多人给他点赞,还问他会选择哪所学校,他骄傲地回复,不是名牌大学坚决不去。
之后的日子里,亲戚见面就会问复习怎么样了,为了怕亲戚说自己不努力,他直接说进展顺利。
看到身边的同龄人有的进入有名的企业,他考试心里打鼓,如果自己这一次考研失败,岂不是非但没有工作,也不能去上学?
越是这样去想,内心的压力越大,于是就抽出时间打游戏来解压。
之后感觉复习进步不理想,又觉得大家都知道我在考研,肯定也明白不一定能考上,于是就选择了破罐子破摔,最终考试距离录取分数线相差40分。
一个人过早暴露自己的目标,就是将完成目标的压力转化成怕丢脸的焦虑,反而让自己失去了专注。
作家村上春树说:
“重要的事,要在做成之后再轻轻说出来。”
越是有本事的人,越懂得三缄其口,不会事情还没成之前就四处乱说,而是让自己保持沉默,这是给事情留余地,也是给自己留退路。
2 做事前,克制急躁
古人有云:
“山是一步步登上来的,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。”
真正想要成就大事,往往不能急于求成、急躁难耐,而应该稳住心态,一步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,才是最正确的提升方法。
看过这样一个故事。
在江南水乡的老街深处,有一间不起眼的竹编铺子,主人公叫沉默,在他年轻的时候,跟着师父学习编竹篮,总是想着快点出师。
师父削一根竹篾,要在晨光里端详竹篾的走向,然后再用温水泡三个时辰,最后会拿刨刀一点点刮出薄如蝉翼的篾片,一天下来顶多就做出三十根。
沉默非常心急,竹子泡了半个小时就动手,削出的竹篾上还带着毛刺,编出的竹篮没几天就散架了。
师父没有责备他,而是让他看对面的老木匠做榫卯,对方要拼一张桌子,能够把木头琢磨半天,直到榫头和卯眼严丝合缝,不用一个钉子就能禁得住壮汉的摇晃。
沉默明白了,老木匠不是慢,而是做事要稳着来,才能做出像样的东西。
从此以后,陈默开始磨练心性,如果竹子含水量高,他就多泡一天;冬天的竹子偏脆,他就把刨刀磨得更薄。
削篾时,他不再盯着数量,而是盯着竹篾在阳光下的纹路,直到每一根都能像丝绸一样透光。
后来沉默用老竹子编了一个百福篮,篮身的福字纹样由一千根细篾交织而成,每根竹篾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稳稳当当。
这篮子被送进了博物馆,标签上写着:“慢下来,才能让时光在手艺里长出筋骨。”
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有所作为,就不能太过急躁,而是要耐得住寂寞,扛得住孤单,让自己沉住气,才能成就自我。
3 做成事,不随意炫耀
古人有云:
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”
太过高调炫耀的人,犹如那棵高出众林的大树,不仅会成为风的攻击对象,也会因为自己的短板而被攻击。
越是有本事的人,越会懂得做成事后不随意炫耀,不刻意张扬,反而能够避开不必要的纷争,让自己走得更远。
画家中年时在画坛崭露头角,却依然低调谦虚。
有一次,他去赴宴,有人拿着他的画作水平早已超越古人,他却非常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学了一些皮毛。
他的徒弟不解,问他为什么这样低调,齐白石的解释是:
如果你把话说太满,就有人拿着放大镜挑你的错,不去炫耀,保持低调,就是给自己留条路。
直至今日,当人们谈到齐白石时,记住的不仅是他的画技,更是那份“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”的通透。
现实生活中,那些越是喜欢处处显摆、满嘴跑火车的人,看似风光无限,其实是把自己架在风口浪尖,容易招来嫉妒,让自己的生活难以安稳。
当你越是有本事时,越懂得山外有山、人外有人,更加不会轻易对外炫耀,而是保持谦虚低调,反而能在喧嚣中开辟出一条更宽广的路。
很喜欢一句话:
“这世间没有天生的强者,只有慢慢变强的人,不断提升、超越自我。”
想要真正有本事,从来都离不开自我的历练与修行,尤其是以上3点,对于一个人而言非常重要。
愿你成为真正有本事的人,于沉默处积蓄力量,于前行时从容坦荡,最终成为人生路上最好的样子!
图片来源摄图网